千年以来网上平台配资,关于“子午谷奇谋”的讨论和评价,很多时候都聚焦在它的可行性上。然而,关于这项奇谋背后的真正原理和意图,人们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面,少有深入的探讨。即使是经过了长达1400年的历史,直到明朝末年,某位大将行进至子午谷时,或许是想亲自验证这一谋略的可行性,结果却付出了5万名士兵的生命,才揭开了“子午谷奇谋”的真相。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四起。其中,领导着一支起义军的高迎祥,曾为夺取西安(即三国时期的长安)而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黑水峪之战”。高迎祥是第一代闯王,不仅是起义军的领袖,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将。在他的起义军如日中天之际,他和张献忠共同制定了直捣中都凤阳的战略。然而,要确保成功,拿下西安成为了关键。于是,他们决定在汉中会师,商讨下一步的行动。
与此同时,明朝朝廷通过锦衣卫的情报了解到高迎祥的动向,崇祯皇帝深感焦虑,于是派遣名将孙传庭担任关中防线的守将,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决战。
公元1636年7月,当两支起义军在汉中会师后,高迎祥站在子午谷面前,忽然想起了魏延所提的“子午谷奇谋”。或许是想亲自验证这个谋略的可行性,高迎祥决定模仿《魏略》中的作战方法,亲自带领5万精兵进入子午谷,向西安推进。
不过,高迎祥也有自己的战略。他设想先攻下黑水峪,再从周至县进入西安。然而,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快出现。当起义军进入三河关时,他们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三河关地势险要,天然易守难攻,加上关口的城墙由大石堆砌,坚固异常。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高迎祥终于攻破了这道关卡。然而,起义军并没有来得及喘息,黑水峪再次遭遇阻击。
展开剩余77%高迎祥和孙传庭心知肚明,黑水峪是防线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突破,守军将无处可退,起义军便能直捣西安。因此,孙传庭决定背水一战。他派遣精兵分别驻守黑水峪西边的虎豹河谷口和东边的涝峪河谷口,自己则带领主力在两侧山坡上埋伏。同时,他还指派副将带领3000精兵绕后封堵退路。
然而,命运似乎站在了孙传庭这边。就在黑水峪之战前夕,天空突然下起了连日暴雨,起义军的士气和体力都受到了严重打击。当高迎祥带着疲惫不堪的5万精兵抵达黑水峪时,明军从四面八方突然涌来,且全是精兵强将。高迎祥意识到形势危急,但为时已晚,所有撤退通道都被封死。最终,他和许多起义军将领只能束手就擒,遭遇了悲惨的结局——被斩首。
通过这场“黑水峪之战”,我们可以看出,“子午谷奇谋”似乎并不如魏延所想的那样可行。然而,回想三国时期,魏延为何要提出看似必败的计划呢?让我们回到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前夕。
由于刘备的战略失误和后来的南中三郡叛乱,魏国误判了蜀汉的威胁,认为蜀汉已经没有再度崛起的可能。于是,魏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与吴国的对抗上,实施了“西守东攻”的战略布局。从史书来看,魏国将20万大军和许多名将,如司马懿、张郃、曹休等,派往东部防线。而西部防线,却仅有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所带的4万军队驻守。
但夏侯楙被认为是魏蜀两国公认的无能将领,魏国之所以将他派遣到关中防线,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将蜀汉视为威胁。夏侯楙也并不懂军事,所以他只是挂名防守而已。因此,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
从某种程度上看,如果诸葛亮采用这一奇谋,蜀汉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首先,“天时”指的是魏国已将重心放在吴国,根本不把蜀汉当作对手;其次,“人和”是指夏侯楙的无能,这样一个草包将军几乎不值一提;而“地利”则显而易见,从地图来看,子午谷是连接汉中和中原的最佳捷径,蜀军可以迅速突破防线,直捣长安。
如果魏延成功带领蜀军进入长安,诸葛亮只需要从斜谷赶来支援,整个魏国的防线便会崩溃。相比之下,魏国防线显然已经疏忽大意,给了蜀军可乘之机。
然而,结合“黑水峪之战”的实际情况来看,“子午谷奇谋”虽然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充满了难度。为了成功执行这一计划,必须满足五个条件:
1. 一万人必须在十天内通过600多里且地势险峻的子午谷。
2. 夏侯楙必须放弃防守,弃城而逃。
3. 夏侯楙逃走时,必须留下足够的粮草。
4. 魏延必须在长安坚守至少20天。
5. 诸葛亮必须在30天内及时支援。
这些条件几乎难以实现,因此魏延的计划也显得过于理想化,难以执行。而这些困难正是导致“子午谷奇谋”千年争议的根本原因。
然而,许多人在讨论“子午谷奇谋”时,常常集中于攻占长安这一目标,然而这一点并非魏延的真正意图。实际上,“子午谷奇谋”并不是为了攻占长安,而是为了夺取潼关。魏延计划在长安分散敌军力量后,快速袭击潼关,突破魏国的东部防线,一旦潼关失守,魏国的供应线将被切断,蜀军便可以迅速蚕食魏国的西部领土。
潼关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一旦魏延成功拿下,蜀军就能在短短一个月内摧毁魏国的防线,彻底削弱魏国的实力。接下来的时间里,蜀军可以利用潼关作为据点,借横门邸阁作为粮草供应点,逐步推进,直到彻底消灭魏国。
从这一角度看,虽然“子午谷奇谋”仍然困难重重,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行性。遗憾的是,诸葛亮过于保守,没有采纳这一计划。而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深刻道出了其不足:“然亮才网上平台配资,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发布于:天津市热丰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