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7月30日散户配资在线登录,厦门大学“材聚齐鲁”实践队前往济南、青岛两地,以“解密材料新形式,探索科技新前沿”为课题,探寻山东一线新材料企业如何将新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生产线,撑起产业升级新格局。
在天岳先进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员认真学习了国产碳化硅材料发展历程。从最初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首次完成4英寸半绝缘型衬底量产,再到目前12英寸碳化硅、P型和N型碳化硅的制备,至今公司导电性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全球第二。通过与技术人员的深入交流,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坚持质量文化和多元化的材料新技术创新研究,才能取得高质量的产业技术突破。
实践队与天岳先进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循此路径,实践队来到了天诺光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探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新材料创新之路。从不断拓展攻关的导电布、改良的铜箔胶带和高导热陶瓷基板等研发链,同学们切实理解到新材料的多元化、可塑性和应用场景魅力。虽然生产车间高温闷热、轰鸣声不断,但是同学们学习导电布制作工艺的热情不减。正如导电布一点点前进、经历多重涂布洗礼,材料新技术研发需要的不仅是“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还需要能克服种种困难的奉献精神。
实践队学习导电布制作工艺
实践队详细参观了海信研发中心,展示的激光显示等产品效果优良、体验舒适且低碳节能,令人流连驻足认真观摩。在深入分析产品技术原理时,同学们不禁感叹学校实验室设计的光电材料居然可以蝶变成如此绚丽多彩的生活必需品,导热材料的研发成为产品性能提升的关键,材料成型制造也关乎着产品外观美感和轻量化工艺。研发人员勉励同学们,“小材料”蕴含着“大学问”,努力找准需求定位,人人都可以找到发光发热的地方。
实践队调研海信新材料应用产品
在海尔科创生态园,从冰箱内胆的耐低温材料、洗衣机滚筒的耐磨涂层到空调换热器的高性能材料,同学们不但看到了书本介绍的“高分子材料”等材料如何转变为提升生活水平的实际应用,而且更加深刻了解了“科技服务生活”的现实意义,新材料不断飞入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中。技术团队对产品质量、团结协作和创新思维的精益求精,让同学们领悟到社会需要的科技人才是能坐得了冷板凳,潜心钻研的追梦“创客”。
实践队员体验海尔智慧互联网新技术
本次实践不仅是校园课堂理论所学与一线产业技术创新的同频共振,也为同学们点亮了“材料报国”的未来奋斗指引。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踔厉奋发、创先争优,脚踏实地将材料学科应用到民生产业一线,同时仰望星空聚焦卡脖子技术创新研发,立志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通讯员:袁惠莉、徐妍、杨凯旭)散户配资在线登录
热丰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